品牌故事,经历,情感


每个品牌都要讲述一个故事。人们喜欢听精彩的故事,擅长讲故事的人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和听众之间建立起一条情感纽带。享受精彩故事的经历有着强大的力量,它能够动用我们所有的感觉,让我们沉迷其中,感觉自己好像在亲身经历这个故事。
很多北京品牌设计的从业者都说他们注重的是VI设计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时的经历,体验是欣赏一件事物的最佳方式。我们购买的每样东西最让人难忘的往往就是这种体验。
斯科特·贝伯瑞( Scott bedbury)在《个新的品牌世界》( a new brand world)一书中指出了北京品牌设计中一个重要悖论:随着同类商品在设计和基本功能上越来越接近,唯一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就是它们的外部特征,而这些特征对于商品本身却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在情感上把我们和品牌联系起来的恰好就是品牌的故事。


当你租了一辆车,对于如何驾驶它你很有信心,即使你以前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车。所有的车都设计得让你感觉很熟悉,所有的
控制开关差不多都是在同一个位置,功能也大同小异。那么,是什么让一种汽车品牌和另一种区分开来呢?款式?奢华?一点附加功能?这些东西对于区分两种车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Saatchi& Saatchi广告公司的CEO凯文罗伯茨( Kevin roberts)喜欢把品牌称为“爱的符号”,意思就是说那些优秀的商标之所以能吸引我们是因为我们喜欢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在生活中,我们的决定很少是严格地经过理性分析其利弊后做出的。更常见的是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或愿不愿意承认情感驱使着我们的行为,包括我们的购买行为。


“体验式营销”观念最初的倡导者之一伯德·施密特( Bernd schmidt)说,我们购买商品的所有决定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能够体
验某种经历。在施密特看来,最优秀的品牌总是能以清楚明了、让人信服的方式来传递一种承诺独特的体验。
北京VI设计公司认为为什么所有这些“软件设施”—品牌故事、情感氛围和产品体验—那么重要呢?我们大脑的左半部分主管理智。它能够评价事实,对比价格,负责地把事物的利弊归类而我们的右半部分大脑则是受直觉支配:要是它觉得什么东西好玩,什么东西是我们的朋友也有的,什么东西看起来漂亮,它就会想要。如今,成功的品牌都使尽浑身解数去营造一个感性的、以故事为背景的体验氛围:零售环境、网络体验、品牌形象大使、口头宣传。所有这些努力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吸引我们的右脑。
为品牌编织一个故事让很多卖主增添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在《营销人都是骗子》( All marketers are liars)一书中,赛思·高汀( Seth godin)评论了许多品牌故事,从离奇古怪的到纯属虚构的。
有的时候,起作用的只是一个小细节,事后才能想得起来。由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更容易让消费者对之忠实,很多品牌假装它们已经在其发源地存在并被大家钟爱了很多年。时代啤酒( Stella artois)最早酿造于1926年,可是它的商标上却引有一行小字“公
元1336”。这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但实际上,唯一可以追溯到那时候的只是一栋位于比利时卢维斯的房子,后来碰巧在那儿建了
家酿酒厂。时代啤酒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 追溯到14世纪。

同样,红龙虾( Red lobster)连锁餐馆起源于弗罗里达州,但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品牌却告诉消费者它们起源于缅因州,因为那里是众所周知的龙虾盛产之地。然而,在缅因州的范围之内居然没有一家红龙虾餐馆。有的时!候,“谎”撒得有点过火。百利甜

( Bailey' s cream liqueur)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尽管它不是出产于爱尔兰,也没有任何传统可继承,生产商却给它捏造了爱尔兰的身份。当这种酒流行起来以后,厂家又将其品牌故事进行提炼,以增加它的迷人色彩。


这几个故事和其他很多的品牌故事不管真实与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让人感觉是可信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品牌的吸引力。消费者把它们当作是买卖行为的一部分:我付了更多的钱来买你这个品牌,那么你就要让我成为这个故事中的一部分。